第431章 开战吐蕃

类别:历史军事 作者:一堆茶字数:2071更新时间:25/09/20 23:13:13
    离开皇宫,回到四方馆的别苑中,禄东赞坐立不安,皇帝身上的杀意,已经十分明显了。可要他背叛吐蕃,他做不到。

    蔺相如完璧归赵,全身而退,他眼下一如当年的蔺相如,只是处境却要比蔺相如恶劣的多,他必须想办法回到吐蕃。

    不过,现实很快给了他巨大的打击,无论他有多少谋划,在人生地不熟的大唐,都是苍白又无力的。他的那些耳目,被粉碎也只在片刻间。

    李世绩等人到达边境之后,整顿上下,做好了随时开战或者应战来犯之敌的准备。军报加急传到长安,李世民当即下诏同吐蕃开战。

    禄东赞已经探明,不能为自己所用,李世民当然不会留下。

    两国交战,不斩来使,可若来使是刺杀太子一案背后主谋呢?

    顿珠为了保住性命,没有一丝犹豫,咬出禄东赞作为主谋。

    李世民顺势斩杀禄东赞,其膝下三子虽说是年幼,可他已经杀了禄东赞,自然要斩草除根。

    江夏王妃往兴庆宫看文成公主,告知女儿大唐和吐蕃开战的消息。

    文成公主得知之后,脸上是一种意料之中,却来的更快的了然。

    “当日陛下送我去吐蕃和亲,说要保两邦世代之谊,可我心里头知道,和亲从来保不住邦交,和亲不过是双方朝廷,在利益权衡之后的一种妥协。

    贞观十年灭了吐谷浑,十一年在松洲打败吐蕃,比起吐蕃,陛下将薛延陀视作心腹大患,又怕薛延陀西逃,被西域必有,所以要灭高昌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,和亲可以暂时稳住吐蕃,缓解吐蕃和大唐紧张的关系,腾出手来,收拢西域,断薛延陀的后路。

    对吐蕃赞普而言,求娶尺尊公主(历史上是否有这个人有争议,本文设定是有),是为了强化与泥婆罗(古尼泊尔)的同盟。汉地的王朝以孔孟儒学,团结天下士人,共同参与朝廷治理。

    吐蕃赞普用佛学,行程一套独属于吐蕃的管理。泥婆罗传闻是佛陀的诞生地,这是土薄赞普求娶尺尊公主的另一层深意。

    赞普带上厚礼迎娶我,是希望我的陪嫁里面,能有中原的能工巧匠,助力于吐蕃崛起,吐蕃比肩大唐是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,我在这其中只是一颗棋子。

    所以,我嫁过去之后,尽量扮演一邦之母的角色。

    母亲,我还是幸运的,至少大唐和吐蕃开战的时候,我没有身在吐蕃。若我此刻身在吐蕃,我不知道会面临什么。

    陛下等我回到长安之后,才同吐蕃开战,固然是起了杀禄东赞,断土薄赞普左膀右臂之心,可阻止禄东赞求见我,没有让我夹在大唐和吐蕃之间左右为难,也算是仁至义尽了。”

    江夏王妃心疼女儿,小心询问:“这一仗之后,你应该不会被送回去吧?”

    文成公主摇头:“我不知道。”

    “这一战,你父亲也参与了。他当年护送你入吐蕃,熟悉吐蕃风土,陛下命他出战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只盼着父亲平安归来。”

    文成公主望着吐蕃的方向,罕见的出现迷茫,对自己前途未知的迷茫。

    和亲这种事情,打赢了那叫恩赐,打输了是示好。

    她回来省亲,不是跟人和离,是否会被送回去,一切都是未知数。

    太极宫这边,李世民有些失眠,前方战事胶着,他也因此失眠。

    高血压发作过一次之后,李世民已经没有亲自参与飞骑训练了。当年为了打突厥,他组织人在东宫,议事结束之后,抽空亲自指导将士射箭。如今到底是老了,没有当初那个精力了。

    皇帝不时盯着地图看,李承乾知道,要是可以,皇帝恨不能自己飞到战场上去打。

    “承乾,你这两天没失眠吗?”

    李承乾刚好批完一份奏疏,皇帝把政务全甩他头上,在这里问他会不会失眠,就这么看不起脑力劳动对精神力的消耗?

    “父亲,要不把这些都批了,累了就能睡着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果断拒绝,可以偷懒,他为什么要干活儿?

    “我挂心着吐蕃的事情,就是忙到筋疲力尽,也是睡不着的。”

    推脱之辞,李承乾道:“我不信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轻笑:“信不信由不得你。”

    这是耍赖啊!

    “你以为谁都跟你一样,没心没肺,什么都不操心。”

    李承乾原本想忍一手,可越忍越觉得憋屈,遂怼了回去:“操心的太多,臣怕您说臣图谋不轨,存有异心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愣了一愣,有那么片刻,他有些后怕,难道是他另一个承乾回来了?

    高明是一个情绪非常稳定的人,轻易不会在言语上同人交恶,这样的事情,更像是另一个承乾能干出来的。

    “承乾,你明知我不会再行废立,还要说这些话来诛心于我。”

    皇帝又在这里装可怜了。李承乾捶了捶肩膀,伸了个懒腰,低头继续处理公文。

    “您把手头上的事情,全部都丢给臣,臣每日从早干到晚,回去还要查孩子的功课。臣已经很累了,累了就要休息,就要睡觉,可您偏说臣没心没肺。您还说您心疼臣,把臣当牛做马的心疼吗?”

    李世民有那么些许尴尬,不过也是一瞬的事情,他素来很懂的随机应变。

    “承乾,话不能这么说。我这是看重,我看重谁才会托付重任,让他历练?我要是什么都不让你干,有你难受的时候。”

    李承乾想怼一句皇帝,为什么不把李泰和李治当牛做马的压榨,如此看重这两个人。可转念一想,他从未把自己当做皇帝的儿子,又何必拿自己跟那两个作比较。

    “行,您这是看重,您走过的路,比臣吃的盐都多,都是臣不懂的您的苦心,这总行了吧?”

    听出了李承乾的敷衍,李世民思索片刻,又道:“承乾,你将来会成为皇帝,你也会有太子。你这么懒的人,到时候穆穆也跟你一样,不愿意处理朝政,你心里怎么想?”

    怎么想?至少他不会把朝政硬塞给李觉。当然,要是李觉愿意为他分忧,也没什么不好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