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1章 一步步实现规划

类别:历史军事 作者:钓雪寒江字数:2362更新时间:25/09/21 00:36:50
    五郎在给家里的家信中,字里行间,介绍着山林县的最新情况。

    看得出来,对于这一年的成绩,孩子还是很骄傲,很满意的。

    赵清虎当然也很满意,可身为老父亲,在回信之中,自然是多多劝解,让五郎戒骄戒躁。

    当然了,赞美是必须的。

    孩子做得好,身为家长,自然要夸奖。

    “爷爷,五叔当县尊了,我们能去山林县玩吗?”

    大狗子不安分了,他们学校放寒假了,虽然留了寒假作业,可这难不倒他。

    “得了,去一趟再回来,三四个月没了,而且现在辽东冰天雪地,能冻死在路上。”

    赵清虎反对,封建社会,大冬天的出门可不是什么好事情。

    现在去辽东,可没有冰雕世界展示,那是绝对的千里冰封,万里雪飘,能冻死人的。

    “可听了五叔在信中的介绍,我想去看看。”

    “也不是不可以,但是不是现在,再等几年吧,等你们大一些,等京辽官道通车。”

    如今的汽车速度虽然慢,但是,若是能一路开到辽东去,还是勉强可以接受的。

    不能寒假去,应该暑假去。

    冬天的辽东太危险了,孩子们还小,去了就是送死。

    若是能把火车弄出来,把铁路修到辽东,那去辽东会更加轻松。

    五郎给家里带回来不少好东西,最主要的就是家信。

    当然了,最珍贵的,自然是几株老山参,还有一张白老虎皮。

    赵清虎让董大夫,把一些珍贵山货处理了,弄了一些滋补的药丸,吃着养身体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也给威宁侯府送了一些过去。

    五郎送来的好东西,不仅仅是给他的,还有给岳丈一家的。

    毕竟是定了亲的,在大渊皇朝,两人已经是小两口子,就等着五郎三年任满回来,等着威宁侯府的姑娘成年,两家就要缔结秦晋之好了。

    算算时间,他们家大丫,似乎也快成年了。

    大丫跟威宁侯府那憨憨小世子,见面次数不少,甚至还一起约着出城踏青过。

    这已经是妥妥的板上钉钉了。

    赵清虎为免非议,也早就通知了威宁侯府,两家互相见了面,把亲事定了下来。

    接下来,就只有等了,等大丫成年,等威宁侯府那小子,弄些功绩回来,最少要在朝廷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官职。

    这对于威宁侯府来说不是难事,就在军中安排便是。

    只是,身为威宁侯府第三代威宁侯府的继承人,小世子还需要一些实打实的功绩,才能堵住四面八方的非议。

    想到此事,赵清虎也不淡定了,女儿眼看着就要出嫁了,嫁妆还是要准备好的。

    除了陪嫁的庄子、铺子,压箱底的银钱之外,还有陪嫁的家具、布匹、玩物、饰品。

    一个女子从出嫁到死亡,能用到的所有东西,甚至是日后生孩子要用的,都要准备好。

    最后一口棺材压阵,齐活。

    这些都是要费心准备的,可不能等女儿出嫁才准备。

    找来两个儿子、两个管家,赵清虎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。

    大郎一拍脑门,“爹,算算时间,最多还有两年,大妹就要出嫁了。”

    赵清虎皱眉,“太快了吧,无论如何,都要留大丫在家多做几年姑娘。”

    听大郎的意思,成年了就要把大丫嫁出去。

    这可不行,不管如何,总要把孩子留在家满二十岁吧。

    “爹,威宁侯府怕是等不了。”

    “哼,等不了也要等。”

    赵清虎可舍不得,闺女长大了,能多留一年是一年吧。

    反正,都定亲了,还怕煮熟的鸭子飞了不成?

    再说,威宁侯府也不急啊。

    毕竟,除了大房外,二房、三房都有孙子了,他们家是四世同堂。

    “明年开春就开始准备,该找工匠的找工匠,材料都用好的!此外,一些能存住的好东西也要开始留意!上了年份的药材,一些珍奇物件!家里的仓库内,宫中的赏赐,也让大丫带走一份。”

    “知道了爹,年后我来负责这件事情。”大郎主动把责任承担了过去。

    “爹,我回家后,也帮忙寻一些好物件!还有一些咱们老家的规矩,该准备的东西,我都准备上,明年带来京城。”二郎也主动开口。

    赵清虎点头,“杜真、凌轩,你们也帮忙盯着,有问题来找我!此外,不仅要准备大丫的,有些东西,若是能存住,也给二丫、三丫准备一份。”

    “爹,太早了吧?”

    大丫也就罢了,二丫、三丫还小啊。

    “只是能存住的多准备一份,比如上好的木材等等,这些能保存的,多准备些没错。”

    “好的爹。”

    赵清虎招呼杜真,将一幅地图拿了过来。

    摊开地图,上面有一些特殊颜色标注的地点。

    有安南的,有武国的,有澳洲的,也有美洲的。

    这些,就是三郎、四郎两个出海,给家里面带来的好处。

    虽然不是朝廷赏赐的封地,可这些岛屿、田庄,都是有地契的,是朝廷承认的,是他们家的。

    赵清虎选了几处,“这些送去给大丫,就说是家里面给她准备的嫁妆,让她派自己人过去先经营着。”

    “除了海外这几处,国内的庄子、铺子还有工坊,咱们再议!煤炭商会、雪花盐业的股票,来年多购入一些,给大丫她们压箱底。”

    赵清虎能想到的,能保值几十年的产业,也就是这些了。

    自己虽然有心保一保女儿,可也就是保上几十上百两,再要长久的,就不是他能左右了,到时候就看儿孙自己的命数。

    世事无常,有时候人能做的真的很有限。

    至于宫中赏赐的一些宝贝,赵清虎自然有自己的分配标准。

    自己有六个儿子,四个女儿,就分成十份。

    大丫要出嫁,她带走一成便是。

    宫中赏赐,布匹、瓷器、金器、玉器,还有一些华丽赏玩的玩意是大头,都是能长久保存的。

    放在家里面,能充门面。

    此外,纸墨笔砚这些,书籍字画,都是要准备的。

    未来外孙生来就是勋贵,虽说是武勋,可读书识字也是必须的。

    赵清虎也大方,让大郎负责这件事情,所有花销纳入公中。

    “让你们的媳妇也帮忙盯着一些,一些刺绣的活计,你们大男人的不好插手。”

    “知道了爹。”

    “咱们家没有一个当家主母,你们媳妇也都年轻,老二让你媳妇回去问问村里的长辈;老大你这里,回头我去帖子,请户部尚书陆公的夫人来家一趟。”

    “爹安排的很妥当。”

    安排了这件事情,赵清虎心情还是挺复杂的。

    总感觉,他这是亲自把好女儿推出去。

    “哎!”

    想想就心塞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