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9章 棚户区改造计划上马

类别:历史军事 作者:钓雪寒江字数:2222更新时间:25/08/02 00:14:07
    十七小学,第一任校长,说起来有些丢人,是个太监。

    赵清虎扶额,老太监年纪不小了,六十多岁,脸上全都是褶子,笑起来一脸慈祥,走路都打摆子。

    整个教育部,京城内外,去年新建了六十四家小学,宏丰帝唯一送来的自己人,就是这个太监。

    说是让他来养老的,实际上,是让他来镇压这些勋贵家的小子的。

    孩子们入学第一天,先考试!

    按照小学课程设置来考试,好让老师们了解这些孩子们的水平,再给他们分班。

    虽说,小学只有五个年级,覆盖的学生年岁,是六岁到十一岁的孩子;可具体能分配到什么年级,还要看这些孩子的考试成绩。

    也是为了统一行政,按照赵清虎的想法,这些富贵人家的孩子,谁不是三四岁就开始启蒙?

    完全没必要考核,先按照年级分班,等到开学后,再调整年级就是,又没有封死跳级的渠道。

    这些家伙,就是贪图轻松,一视同仁,统一政策,一切按照规矩来,一点不给例外,管理起来多轻松啊。

    考试挺简单的,半上午就完成了,下午的时候,孩子们的班级名单就贴了出来。

    “二年级,爷爷,我是二年级。”

    大狗子兴奋了,他竟然分到了二年级,简直是意外之喜。

    再看他老弟,只有一年级水平,被分到了一年级一班。

    “为啥我是一年级?”

    “谁让你平日学习不认真?”

    “就是,二侄子你别灰心,你六叔陪着你呢!”四丫笑道。

    六郎无语了,“我凭什么在一年级,我可比二狗子学习认真多了!”

    赵清虎扶额,“得了,去找找班级,见见你们的先生。”

    一挥手,大郎几个上前,一人拉着一个小孩,去找他们的班级了。

    “老爷!”

    此时,杜真赶了过来。

    “二丫、三丫如何?”

    “考试后定了中学一年级!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九年义务教育时间有点长,最后定下来的是八年义务教育。

    小学五年,中学三年!目前只有这个水准,赵清虎可没办法把所有教科书全都默写出来,只能给出一些建议。

    教学内容有限,自然不需要太多时间。

    正常情况下,娃娃们六岁入学,八年后十四岁,便能中学毕业。

    接下来几年时间,高等学府也差不多能多多建造起来,再实行三年学制,从高等学府毕业就是十七岁。

    大渊皇朝,十七岁的少年郎,完全可以当成一个成年人看待。

    等日后,科技发展,知识丰富后,再增添一些学习年级就是。

    最好,是大渊皇朝的人均寿命能有所提升,否则不宜将教育年限拉长。

    赵清虎家人口不少,上上下下,包括奴仆在内,已经有四百多人,适龄的孩子也有几十个。

    这一次他下了命令,所有孩子,只要是适龄的,全都送去上学。

    家里安排人,上下学的时候负责接送。

    小学、中学提供午餐,正常情况下,早上送去,下午接回来就好。

    “爹,你来看,这是我领到的课本。”

    回到家,二丫几个早就在等着了。

    赵清虎接过课本翻开看了看。

    简体字、横向排版、有图有字、也有标点符号,目录页码也清楚,一看就是熟悉的感觉。

    “这才是熟悉的感觉!”

    嘴角一勾,赵清虎点了点头,“日后认真学习,争取早日毕业!”

    “那是当然!”

    二丫挺了挺小胸脯,今日第一天开学,她就认识了不少好朋友。

    她们班学生也不少,足有三十六人,日后都是同学了,要在一起学习三年时间。

    赵清虎的府邸,有他在,自然是一切顺利,该去上学的孩子,无论男女都去了。

    但是,今日京城小学、中学开学,可不算是顺利。

    许多学校,虽然联合官府宣传了许久,甚至还在《大渊日报》上刊登了文章,可入学的学生人数,比之预期少了将近一半。

    百姓们对于义务教育,免费读书,虽然很感兴趣,却因为各种原因,并没有把自己的适龄子女送出去。

    便是达官显贵家,对此也多有不屑,自家有私塾便够了,去学校学习,姥姥!

    “爹,义务教育的事情,朝廷投入如此之多,百姓们为何不把孩子送进来?”

    晚上,大丫找到了赵清虎。

    这一次开学,她可是承接了不少工作量。

    并非是赵清虎给她安排的工作,而是妇女救助会。

    大丫在京城妇女救助会总会,是一个常务理事。

    因为这一次的全民义务教育,赵清虎推动的是男女入学,对于妇女救助会来说,是重中之重,王皇后都多次下条子,让京城内妇女救助会全力配合。

    若没有她们,这一次怕是连一半入学的学生都没有。

    即便如此,入学人数,依旧不如预期,女孩子更少。

    “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,这种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,这是一个旷日持久的工作,不要急,慢慢来!”赵清虎笑道。

    ------

    “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?”

    翌日,大丫将自家老爹的解释,告诉了众女。

    “爵爷此言不错,教书育人,乃是百年大计,急不来的。”

    “教育部那些官员,就是个泥塑的,一点用没有。”有女子抱怨道。

    这件事情,还是她们妇女救助会出力最多。

    反倒是刚刚成立不久的教育部,根本没啥用。

    “传话给宫中,或者咱们直接上书,弹劾教育部不作为?”

    “咱们可没有上书的权力!这是僭越!”

    “怎么就没有?古有公车上书,咱们妇女救助会成立后,代表的是妇人的利益,我们也公开上书,去午门外呈情!”

    “北王快要入京献俘了,咱们是不是等此事过后再弹劾?”

    “不行,正因如此,咱们要快,否则朝廷内外都忙着献俘的事情,谁会在乎这些?”

    “好,我同意!”

    “我也同意!”

    ------

    “啥!”

    棚户区工地,赵清虎有点懵,这可真是,人在家中坐,祸从天上来啊。

    乖女儿啊,你是真能玩啊。

    竟然直接午门上书去了,忘了你们都是女子了?

    朝堂那些老家伙们,对这个最是敏感。

    “快,老爷要入宫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