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6章 重返朝堂

类别:女生频道 作者:迷茫期中字数:2221更新时间:25/08/06 17:11:39
    又过了些许时日,太医再三诊脉,终于松口道:“太子殿下脉象渐稳,只需仔细调养,当无大碍。”

    康熙闻言,眉间积压多日的阴云总算散了几分,却仍不放心,又亲自盯着胤礽用了半个月的药膳,见他气色确实好转,才允他重回朝堂。

    *

    翌日早朝

    朝臣们个个精神抖擞,连平日里最惫懒的几位大臣都早早候在了乾清宫外,翘首以盼。

    “听说太子殿下今日上朝?”

    “千真万确!李太医亲口说的,殿下身子已无大碍!”

    “长生天保佑,总算……”

    某位大臣刚松了口气,又赶紧压低声音,“咳,我是说,殿下康健,实乃国之大幸。”

    众人纷纷点头,面上虽不显,心里却已乐开了花——

    虽说皇上近日因殿下病情好转,脾气确实缓和了些,但到底还是绷着根弦,稍有差池,仍免不了被训斥。

    如今太子殿下亲自临朝,皇上心情必定极佳,他们这些做臣子的,总算能松一口气了!

    索额图和明珠站在最前头,眼神止不住地往殿外瞟。

    正窃窃私语间,忽听太监高声唱道:“皇上驾到——太子殿下到——”

    众人精神一振,齐刷刷跪地行礼。

    康熙迈步进殿,身后跟着一身杏黄色朝服的胤礽。

    太子面色仍有些苍白,但眉眼间已恢复了往日的从容,步履沉稳地跟在康熙身侧。

    众臣偷瞄一眼,心里顿时踏实了大半——太子殿下瞧着气色不错,看来是真大好了!

    康熙坐上龙椅,目光在底下扫了一圈,见大臣们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,却掩不住眉梢的喜色,不由挑眉:“怎么?朕这些日子苛待你们了?一个个这副模样。”

    众臣连忙躬身告罪,心里却默默腹诽:“皇上,您是真不知道您前阵子的脸色有多吓人啊……”

    胤礽站在一旁,唇角微扬,温声道:“孤病中耽搁朝务,累得诸位大人多费心了。”

    “殿下言重了!”大臣们连忙拱手,语气真挚得近乎感动。

    康熙哼笑一声,故意板着脸道:“朕看你们是巴不得保成早些回来,省得整日提心吊胆,生怕触了朕的霉头!”

    众臣:“……”

    皇上您知道就好啊!

    某位老臣干笑:“皇上说笑了,臣等是真心为殿下康复欣喜……”

    康熙似笑非笑:“哦?那前几日朕问谁愿去江南督办漕运,怎么一个个缩得比鹌鹑还快?”

    众臣:“……”

    胤礽忍笑,轻咳一声:“皇阿玛,儿臣既已回朝,不如先议正事?”

    康熙这才放过他们,一摆手:“行了,都起来吧。”

    众臣如蒙大赦,纷纷起身,心里不约而同地想着——

    果然,还是太子殿下在的时候,日子好过啊!

    索额图和明珠不约而同地看向胤礽,眼底满是询问。

    胤礽对上他们的目光,唇角微扬,轻轻点了点头,无声地传递了一个意思——“孤无碍,放心。”

    索额图紧绷的肩膀终于松了下来,明珠也微不可察地舒了口气。

    *

    早朝进行得异常顺利。

    康熙今日格外和颜悦色,连平日里最易触怒他的奏报,今日也耐心听完,甚至在某位大臣因紧张而说错话时,不仅没斥责,反而温声纠正:“爱卿莫急,慢慢说。”

    那大臣受宠若惊,连忙谢恩,心里却忍不住感慨——太子殿下在朝,皇上果然不一样啊!

    胤礽站在御阶之下,神色沉静,偶尔在康熙询问时,才开口应答几句。

    虽言语不多,却句句切中要害。

    康熙听着,眼底笑意更深,待胤礽说完,还特意补了一句:“保成所言极是。”

    然而,就在朝堂一片祥和之时,忽有大臣出列,禀报了一件颇为棘手之事。

    一位大臣手持奏本,神色凝重地出列,躬身道:“皇上,江浙一带急报,近日沿海突现大批走私商船,借风势直逼港口,地方官兵拦截不及,已有数十艘货船强行靠岸,卸下大批私盐、洋货后遁走。更棘手的是——”

    他顿了顿,声音压低,“其中疑似混有倭寇探子,恐有窥探我海防之嫌。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满朝哗然。

    康熙眉头一皱,指尖在御案上轻叩两下,殿内瞬间安静下来。

    那大臣额头渗汗,硬着头皮解释:“回皇上,此次走私船队行迹诡秘,专挑风高浪急之夜靠岸,且……”

    他偷瞄了一眼康熙的脸色,“且疑似有当地豪绅暗中接应,官兵未至,货物已散入市井,追查极难。”

    殿内气氛骤然紧绷。若只是走私,尚可严查严打,但涉及倭寇探子和地方势力勾结,便成了动摇海防的大事。

    康熙眸色沉沉,未立即开口,而是转向胤礽:“保成,此事你怎么看?”

    胤礽神色沉静,略一思索,便条理分明地开口:

    “皇阿玛,儿臣以为,此事需分三步应对。”

    其一,明查暗访,切断勾结。

    “走私能成规模,必有内应。可密派钦差赴江浙,明面上巡查海防,暗地里彻查地方官员、豪绅与走私团伙的往来账目。

    尤其是近日突然阔绰的商贾,或频繁出入港口的生面孔,皆需重点盯防。”

    其二,以利诱之,分化瓦解。

    “走私者无非求财。可张贴告示,凡主动举报走私线索者,按货值重赏;若能指认同伙,更可减罪。而接应的豪绅——”

    他眸光一冷,“抄没家产以充军饷,看谁还敢铤而走险。”

    其三,借力打力,清剿倭患。

    “倭寇探子混入,必绘图记录。可故意‘泄露’几处虚假布防图,引蛇出洞。同时令水师伪装成商船巡逻,一旦发现敌踪,立刻合围剿灭。”

    他语气不疾不徐,却字字如钉,钉死了问题的要害。

    康熙眼底闪过一丝赞赏,却又故意追问:“若倭寇不上当呢?”

    胤礽微微一笑:“那便换他们不得不‘上当’——儿臣听闻,倭寇最缺生铁火药。不妨放出风声,称某港有商船私运铁料,他们必定闻风而动。届时,请君入瓮即可。”

    满朝文武听得目瞪口呆。

    这一环扣一环的计策,不仅狠辣老练,更把人心算计到了极致。

    康熙终于抚掌大笑:“好!就依太子所言。”

    转头对那大臣道,“拟旨时,把太子第三条的‘虚假布防’改成‘新旧布防交替’,虚实结合才更可信。”

    胤礽眸光一亮,躬身道:“皇阿玛圣明。”

    朝臣们这才回过神来,纷纷高呼“太子殿下英明”。